實現雙碳目標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和實現路徑,中生作為IVD行業的先行者,積極響應國家政策、主動作為,中生計劃將在2028年前實現碳達峰,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推動公司整體價值的提升,持續對社會做出貢獻,實現企業與社會共贏。
——董事長吳樂斌
5月27日,中生北控首次獨立發布《2021年環境、社會及管治報告》(簡稱ESG報告),全景展現過去一年中,中生北控在公司治理、環境責任、社會責任、人才發展等幾方面的舉措和成果,反映了公司深化貫徹ESG理念所做出的不懈努力。
穩中求進 高效治理
中生北控成立了ESG委員會,由全體高管組成,并下設ESG工作組,負責ESG目標的完成進度,并向公司董事會匯報,切實做到將ESG理念和策略融入公司戰略和運營的每個環節,促進企業高效治理、可持續發展。
1.財務表現
2021年度營業收入3.48億元人民幣。
2.董事會多元化
目前,董事會有執行董事2人,非執行董事2人,獨立非執行董事3人;擁有博士學位的2人,碩士學位3人,學士及其他學位2人;其中男性6人,女性1人。
3.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
董事會維持合適有效的內部監控以及風險管理制度,保障公司及股東的利益,定期檢討監督內部監控及風險管理制度的成效,確保制度完備充分。
持續創新 勇立潮頭
中生北控建立了完善的品質管理體系,保證產品的準確可靠。同時,探索創新研發機制,對研發項目運行機制進行了改革創新,在研發投入方面持續加大,過去五年的研發投入強度達到7.95%。
1.品質保障
中生北控獲得了ISO9001、ISO13485:2016的品質管制體系認證證書和ISO/ICE 17025:2017《檢驗與校準實驗室能力的通用要求》的認可證書,產品的準確性達到或超過標準要求。
為了促進成員企業不斷提升品質管制水準,對2009年制定的《品質手冊》,根據法律法規及品質管制體系的要求,每年進行修訂和提升,2021年,已經是第15次修訂。
2.為客戶服務
不僅提供產品的售后服務,還推動了客戶的科技創新合作和全方位的互動,建立了與客戶長期、友好、雙向的聯系。
3.研發與創新
2021年研發投入額2490萬元人民幣
2021年研發人員數量達30人
授權專利45件
軟體著作權5個
體外診斷試劑產品注冊證書保有量268項
4.供應鏈ESG管理目標
2022年度,10%的供應商提供所供商品或企業的碳排放資料。2028年,實現100%的供應商提供碳排放資料。
綠色低碳 節能減排
中生北控貫徹落實國家“雙碳”目標,高度重視環境保護工作,強調環境保護對企業社會責任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積極推進環境保護管理體系的構建和實施。
1.低碳環保
2021年碳排放總量:
1550.325二氧化碳當量
2021年碳排放強度:
0.0445二氧化碳當量/萬元
2.目標設定
碳達峰碳中和承諾:
2028年前實現碳達峰
2050年前實現碳中和
以人為本 激勵關懷
“以人為本、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在中生北控公司文化中體現出來的精神和原則,給員工創造發展的舞臺和平等的工作機會,并提供豐厚的福利待遇,激勵員工施展才華、實現自身價值。
1.人才培養
2021年,員工總數為421人,員工培訓覆蓋率達100%,員工平均培訓時長為40小時。2021年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17.2萬元人民幣,2022年職業技能提升培訓補貼10.16萬元人民幣。
2.企業和諧發展基金
中生北控自2005年創立企業和諧發展基金,主要用公司在職員工結婚、子女高考發放賀禮,為在職員工本人及直系親屬患病提供資助,為退休員工發放榮譽獎金累計金額100萬元以上。
3.回饋社會
報告期內,中生北控繼續資助科研、健康扶貧、抗擊疫情、災難援助等方面承擔社會責任。自疫情發生以來,中生北控勇擔民族企業的使命與擔當,向多家醫院捐贈抗疫物資,被北京市政府列入首批金融重點扶持百家防疫產品企業名錄。
行業共建 開放共贏
中關村中創體外診斷產業技術聯盟是中生北控作為聯盟的理事長單位,聯合體外診斷行業八家知名企業共同發起創建,開展以產業技術創新為指導,進一步解決我國體外診斷產業的共性技術問題,促進民族體外診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聯盟建議對試劑的“品質層次”進行綜合、統一的評價,在確保醫療品質的前提下降低成本,對行業和國家負責。
砥礪奮進 未來可期
中生北控將繼續秉承“做誠信人,為天下先”的價值觀,從品質與服務保障、綠色低碳運營、精準服務客戶、科技創新發展等方面持續推進公司高品質發展。